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滨江警事 第25节(2/2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韩渝笑:“在沿江派所。”

“在公安局哪个门?”一个大爷激动地问。

“今年。”

“启东县公安局大着呢,我觉悟没人家那么,我了好事就要留名,寄信必须用我沿江派所的信封!”

再说钱是我们发还给人家的,信也是我们寄给人家的,凭什么用局里的信封!”

“这孩,还不好意思。”
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一章继续阅读!)

“就是那个。”

一个小伙挤了来,笑问:“三儿,你说的是不是白龙港船闸边上的那个派所。”

“我们本来就是启东县公安局的沿江派所。”

不等韩渝开,李卫国就不解地问:“打听这个什么,需要信封可以去局里领啊。”

究,就算不受政治影响,一样会被通过考上大学的人瞧不起。

张婶的嗓门又大,不一会儿,河边就聚满了人,连她家四丫、小时候一起玩过的林小慧都钻船舱,站在角落里偷笑。

他抬起胳膊看看手表,接着:“顺便去趟后勤,问问张兰,局里的信封是在哪儿印的。”

“已经上了快一个月班。”

他想的东西总是跟别人不一样,李卫国彻底服了,韩渝禁不住笑了。

后勤办公室,张兰和一个老大正忙着贴发票。

可公司有一千多船民,这三排房本不够分。

上楼冲洗了,换上净衣服,来拿上治安罚的材料,装包里骑上自行车直奔县城。

韩渝并没有回白龙港,而是直奔城北的“上村”。

“谢谢张,那我先回去了。”

航运公司当年为解决年迈的船民养老和船民的孩上学问题,在县里协调要了块地方,盖了这三排房

“蒋,别误会,我们徐所主要是考虑到要寄的信太多……”

回到这儿,真像是回家,韩渝叫人都叫不过来。

老大不想引火烧,转:“张兰,你有印刷厂的电话,把号码抄来给咸鱼。”

……

张兰搞清楚来龙去脉,正准备开,老大便笑:“信封仓库里有的是,非要自己印,你们徐所这是打算闹独立,准备跟局里分家?”

这些都是“老邻居”,当年考上中专时爸妈回来请过客,在河边摆了二十几桌,还钱请放映队来放了一场电影。

走到河边则是另一番景象,许多同样没分到宿舍的船民依然住在船上,一条条旧船停泊在河边,生活垃圾成堆,荒草丛生,污,蚊蝇飞。

韩家当时对岸上有没有房的需求不是很迫切,也就没跟人家争,现在后悔已经晚了。

“怎么不早说,我昨天晚上回来时还经过你们派所呢。”

“好的,上。”

张兰一见着他,立手中的发票,坏笑着问怎么不穿制服。

张兰还是很佩服徐三野的,打开屉取一个小本,翻找一个号码,找了张白纸写来,递到韩渝面前。

“我毕业了。”

“我们要给四千多个旅客返还被黄宰的购票钱,要给四千多个旅客寄信,一跟局里要这么多信封,他们肯定会废话。

不夸张地说,那会儿真是航运公司所有船民的骄傲。

“刚回来没几天,你不是在上中专吗,怎么想起回来的。”

“不了,我还有事呢。”

“跟你开玩笑呢,我哪敢误会你们徐所。”

韩渝别提尴尬,赶说起正事。

赶到局里,把材料送到治安,不意外地又被调侃了一番。

说是村,其实是三排建在滨启河边的宿舍楼。

“张婶,你没去跑船?”

政工室只有两个民警,都在忙着写材料,没功夫调侃他这个局里有史以来年纪最小的民警,只是得知韩渝要报机技术时,神有怪异。

韩渝正寻找儿时好友们家的船停在哪儿,一个熟悉的中年妇女从船舱里钻了来,看着他欣喜地喊:“这不是三儿么!”

“吃完饭再走呗。”

“这么快啊,什么时候毕业的。”

哪壶不开提哪壶。

“都已经工作了,还分到了公安局啊!”

从路边看,环境好。

二十里,不算远。

Loading...
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zhuishul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