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滨江警事 第14节(2/2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“怎么可能,再说你现在的生意得蛮好。”

“不光在你们江南有,在安徽也有飞地。”

黄江生气,接着:“大冬天骑黄鱼车都骑得一臭汗,把人家送到地方,汗还在衣裳里,那个冷简直没法儿说。

总是有贬视。可我们去的时候很光荣,都是着大红去的。现在倒好,像是劳改回来的。”

小姜把饭菜端上桌,招呼二人洗手吃饭。

韩渝没想到他吃过这么多苦,禁不住问:“后来呢。”

“早上喝汤迎朝,中午喝汤洋洋,晚上喝汤泪汪汪,真喝怕了,我这辈都不会再喝汤。”

“成家了,去年结婚的。”

“现在还行,刚回上海时才难,为回上海把北疆那边能卖的东西都卖了,那钱很快完了,只能找了辆黄鱼车,晚上去码接客。从十六铺一直拉到中山北路,那么远啊,就赚两块钱。”

“你有没有成家?”

“上海没新米?”

“她在海丰农场,在农场着也没什么意思,我正在找房,等租到房就让她过来。”

韩渝真有些寂寞,也需要朋友,抬:“黄哥,我家原来在航运公司,其实现在还属于航运公司,我回帮你问问航运公司的朋友,都有哪些船跑上海。”

……

一起回来的兄弟有的卖螺丝、卖布,油墩丝饼。后来卖果的多了,就摆地摊,卖。早上五钟在中山路小菜场摆摊,一起摆摊的都是知青。

聊着聊着,红烧好了。

韩渝觉得很奇怪:“不喝汤怎么吃得去饭?”

黄江生吃完嘴里的,笑:“北疆不稻,吃不着米饭,顿顿都是馒、窝窝,苞米碴

“也有人看不起,把我当盲。”

“在你们江苏省啊,盐海你应该知吧,那边有个劳改农场归上海,政府把没地方安排的知青都安排去那儿了。”
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一章继续阅读!)

冬天没青菜,除了白菜就是萝卜,青黄不接的时候,连馒窝窝都没得吃,顿顿萝卜汤。”

“咸鱼,不是,我不但改善了好多上海人的生活,也解决了十几个知青的就业,上海那边有十几个兄弟妹全靠卖我运过去的米和养家糊呢。”

他很不容易,吃过的苦简直难以想象,能帮就应该帮一把。

两个荤菜一个汤,黄江生吃菜吃饭就是不喝汤。

“海丰农场在哪儿?”

“在启东没人看不起你。”

“你人在哪儿工作。”

“你们上海在我们江南也有地方啊!”

半夜三更,还有公安和联防队查,拦住问黄鱼车哪里来的,证照齐不齐,然后就把车收走。”

“当然了,上海人吃了十几年陈米。”

见韩渝一脸不可思议,黄江生又笑:“在上海,粮局比公安局厉害,因为人要吃饭。谁家住哪儿,几人,一个月多少粮油计划,全在粮局那儿。公安局想找个人不一定能找到,但粮局肯定能找到。”

“喝腻了?”

有江西回来的,有从南云回来的,像我这样从北疆回来的最多。六七个人摆摊,起码有两三个人是北疆回来的。同病相怜,相互帮衬。”

“只能想其它办法,胆大的摆康乐球盘,只要有人玩,摆两个康乐球盘,一天一夜就能赚一百块。这什么概念,人家一个月工资才多少。我没本钱,胆也小,只能去卖果。

韩渝笑问:“新米在上海很好卖?”

“有啊,但粮局要储存,每年都是收新米卖陈米,计划供应,不想吃就饿肚。上海人想吃新米和粳米,只能去黑市买。”

“你家是跑船的?”

而且在白龙港没什么朋友,所四十二,指导员五十七,老章五十四,除了工作上的事,跟他们没什么话说。

韩渝没想到他的经历如此坎坷,意识问:“再后来呢。”

韩渝笑:“你是编外粮啊,帮着改善上海人民生活。”

旁边的人吓坏了,拉着小氓,说小老弟,你也不看看他是什么人?他是北疆人,别看他今天一个人在这儿摆摊。你只要动手,上有一帮北疆人来把你打扁。小氓一听吓坏了,上走人。”

再后来从各地跑回去的知青越来越多,小生意都越来越难,我想到贩贩新米。其实主要是贩新米,只要有本钱,只要能把新米运过去,肯定能卖得掉。”

黄江山扔掉烟,又笑:“有一次我一个人摊,遇上几个小氓,想白拿。我赚儿钱容易吗,他们还要白拿,我气不过,举着秤砣要跟他们拼命。

Loading...
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zhuishul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