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镇抚大秦 第41节(1/2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“人都是有私念的。”

“缺少了公平公正,那还是法吗?”

“法的威严即失,法的最大受益者,皇帝也会威严不复。”

“再往后。”

“只是周天失官的重演罢了。”

闻言。

胡亥脸大变。

他前面还以为嵇恒是危言耸听,但听到嵇恒的推衍,也不禁惊汗。

他想到了自己的大兄

大秦以法立国,父皇那么教诲,大兄依旧亲近儒生,若是大兄上位,儒家岂能不得势?儒家一旦得势,大秦的法恐就成了法。

一念至此。

胡亥中闪过一抹幽怨。

他越发觉父皇选择大兄或是一个错误。

嵇恒将剩粳米吃完,嘴,懒散的躺在地上,拍着小肚,继续:“你其实也没有说错,始皇的确有所意识,所以这几年一直在有所针对。”

“焚书,坑杀方士、儒生等等。”

“大秦想用儒家思想,但只想用大秦自己的儒家,非是儒生的儒家。”

“但不到的。”

“荀乃儒家最后一位大师。”

“更是曾为广负盛名的稷祭酒,但荀这祭酒之位,可一直都没坐稳过,来来回回当了三次,最终还是被学的儒生赶走了。”

“荀乃儒家之大师,尚且不为主待见。”

“何况秦政?”

“战国后期,奉行孔孟的儒生,早已走上了邪路,视一切不同于孔孟学说的儒学为异端,甚至自甘将此等大师逐之。”

“而且这些儒生哪懂什么孔孟?”

“只是假借孔孟学说,为自己的私利张目罢了。”

“全然背离了孔孟之学的初衷。”

“他们在各地广开私学,将自己理解的孔孟之学传之四方,容不得任何人置辩,也容不得任何人质疑,更容不得任何人创新,因为一旦孔孟之学有了新的发展,势必会暴他们传授的学问的漏。”

“儒生重名好利。”

“他们岂敢认荀为儒家大家?”

“而且孔孟之后,定奉行儒家学说的弟都走上了邪路,因为他们学问没那么,也不肯潜心学习,也拉不脸去求问,又想早谋利,因而大多选择一边信奉孔孟之,一边专研附和各学说,为的就是能自圆其说。”

“所以始皇在抓方士时,顺带抓了不少儒生。”

“因为两者本为一。”

“这也是为何儒生被捕的数量并不,但博士学的儒家博士、学士却如临大敌,甚至舍弃爵厚禄也要逃亡的原因。”

“当然始皇杀方士儒生,除了是威慑儒生,将儒生驱离朝堂,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,收回‘天命’的解释权。”

“大秦立国以来,召集了不少方士儒生,研究礼乐。”

“最终了一五德始终说。”

“大秦的五德始终说,容你应该比我清楚。”

“始皇之所以这一,其实就一个目的,就是想告诉世人,天归秦不仅是众望所归,更是天命。”

“在我看来,其实就为证明‘政权合法’。”

“正统!!!”

“不过这学说自儒生方士之说,我之前说过,儒生的理论一直都是似是而非的,并没有最终定论,只是让人觉似有几分理,但这理论是这批儒生跟方士来的,最终解释权实则也在这些人手中。”

“因而……”

“这些人必须死!”

“五德始终说的解释权必须在朝廷手中。”

“这次坑杀方士、儒生,之所以这么大规模,其实有两个目的,一来是借机清除当年参与‘五德始终说’的方士儒生,二来趁机将儒家赶朝堂,一步打压儒家的影响力,而实现后续的君儒臣法。”

“所以原本只需杀几十个方士儒生,但两个目的叠加起来,又为了避免为人察觉,加之想引起儒家恐慌,最终扩大化,坑杀数量增加到了四百多人。”

“世间的很多事,其实无关对错。”

“只在利害权衡。”



本章尚未读完,请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Loading...
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zhuishul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