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246章:子柔公可愿助我?(1/2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严大郎书信之中所提到的枣祗,的确是一个妙人儿。他最大的,便是善于屯田。

枣祗(zhi),家族原本姓棘,因为先祖避难,亦或是一说避仇,才改姓枣。年颍川社人。中平六年,关东群雄骑兵讨伐董卓之时,曹孟德散尽家财,组织义兵,募集了五千人。就在此时,枣祗投奔了曹。当时,枣祗已经很有名了。闻听他归附曹之后,袁绍多次派鸿翎急使,辟除他担任僚属,都被枣祗严词拒绝。为此,曹非常动,枣祗备受信任。

占领兖州,自领兖州牧之后,任命枣祗为东阿令,镇守东阿。枣祗在东阿期间,致力于劝课农桑,积谷屯粮。并且勤修武备,组织练东阿军民,并将东阿城的城防工事加固修缮一新。在曹与徐州陶恭祖连年大战之时,东阿稳如泰山,成为曹军的军需后勤基地。

当时,天群雄连年征战,无暇顾及生产,小民百姓离失所,民不聊生。如此一来,无人耕,没有收成,中原各地就现了饥荒,斗米价值万钱。袁绍的士卒在河北靠桑葚充饥,袁术麾靠河果腹。曹在最初几年的征战中,也经常因粮接济不上,被迫中途撤兵,放弃即将到手的军事胜利。方其时也,除了大司吕布麾的汉军,群雄都严重缺粮。

枣祗追随曹,转战中原,对黄巾兵农合一的兴趣。枣祗对农业生产很有研究,他知民以为天,主张治理地方,必须以农为本,注重农桑。他任东阿县令期间,潜心发展农桑,使得当时的东阿,家家植桑养蚕,满仓。一时之间,枣祗的大名传遍天

两次击败陶谦之后,夺得了一大批耕、农和青壮。枣祗就建议曹利用这些农,在兖州开垦土地,实行屯田,以解决粮问题。曹采纳了他的建议,并任命他为屯田都尉,全权负责屯田事宜。可惜好景不,庄稼还没有熟,曹就跑了。温王吕布击败曹之后,立刻召见了枣祗。为了中原百姓的福祉,枣祗献上了屯田之策,正中吕布怀。

屯田政策,早在吕布主政并州时期,就大力推行过,获利甚大。卜巳、彭脱等黄巾降将,都被吕布任命为屯田中郎将、在万里鲜卑草原屯田。当时,世家大族鄙视农夫,没有人愿意亲自力田。如今,得了枣祗这样的屯田能手,吕布喜望外,自然当作宝贝一样,用其所

得到吕布大力支持之后,枣祗便上疏朝廷,请求颁布诏书,加大屯田的力度。枣祗的屯田方案一提,便遭到许多人的反对,最起劲的一个要数军祭酒候声了。他认为屯田制不足取,于官于民都无利。实行屯田是和朝廷唱对台戏,是异想天开。这是本朝官场的通例,为了反对而反对。枣祗没有被朝中多数清官僚的非议所吓倒,到游说,宣传屯田制的主张。

他不止一次地对朝官说,实行计输谷是广薄收,漫天撒网,效果不大。若是遇到旱之灾,更是收不成东西。唯有实行屯田,集中大批人力与力,集和收获,当年就能得到较好的收成,能较快改变军队粮不足的现状。俗话说,诚所至,金石为开。

吕布权其利弊,终于采纳了枣祗的建议,备了通农事的韩浩他的助手,专行其事。为了避免臣僚再发议论,吕布了一命令。令中说:“安定国家的本大计,在于兵足。过去秦国的执政者由于重视了农业生产而统一了全国,汉武帝因实行了屯田政策而巩固了西域的边防,这是前人留的好经验。”吕布的命令一,反对的人立刻就都噤不言了。

吕布任命枣祗为裨将军,专门负责屯田事宜,还勉励他努力去。枣祗在许县,首先将荒芜的无主农田收归国家所有,把招募到的大批民,军队的编制编成组,由国家提供土地、、耕和农,由他们开垦耕,获得的收成,由国家和屯田的农民比例分成。

屯田实施的第一年,就得谷百万斛。于是温王吕布令,郡国都置田官,招募亡百姓屯田。后来又接受枣祗的建议,令军队屯田,屯田制得到广泛地推行。枣祗因为屯田之功,被擢升为主农事的司农寺卿。如此一来,北方的农业生

本章尚未读完,请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Loading...
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zhuishul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