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0章:升斗帐(一)(2/2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孔门六,算学也在其,王晋颇有有心得,当展布算筹,片刻就算来了。“赋,七岁到十四七岁征收,不分男女,两个孩每年四十六钱。算赋,十五岁以上征收,不分男女,一算。三个成人每年三百六十钱。赋两百钱,献费六十三钱,五人是三百一十五钱。加税每亩二十钱,五十亩一千钱。每年戍边三日,刺猬徭戍,不去的过更钱三百。更赋就算五年一吧,践更钱两千,每年算四百。中田亩产三斛,地利不同的作不同,得价自然不同。现在的价,粟米两百二十钱一斛,梁米四百钱一斛,通扯三百钱,五十亩所得四万五千钱,三十税一是五百钱。一共是三千一百二十一钱。”

王晋心里一颤,幸亏我早有准备,否则还真被考住了。“家主,这五原太守是咱太原王氏的第二个太守,分量非比寻常。孙儿估摸着先接了印,诸事看得清楚明白,坐稳了位再动。”“不错,学会扮猪吃老虎了,看来这十五年仕途没白混,接着说。”王述摸一个酒葫芦,饮了一大酒,这是他早年游侠时的习惯。

王述,脸上。“大致不差,我来问你,收和赋税是有定数的,总要养羊豚犬,要买些农铁犁,要吃盐。加上人来往,四时衣,耕黄犬也要些豆料,。譬如你是这五之家的家主,你如何安排生计?”

“太守的考绩大致是赋税和词讼两项,边郡还要加上防御异族。五原郡就四万人,刮得再狠又能刮多少油?这赋税一项是无法指望了。本朝的家法是黄老政治与民休息,讲究轻傜薄赋,民间词讼先由乡官调解,调解不了的再向上诉讼。所以这词讼一项也清闲得很,整个太守府每年接到的诉讼案件都超不过十件。这样看来唯一的政绩就在鲜卑上了。”

这一番话说得王凌频频了两年晋太守,这些事他可是门清儿。

走来,低以手相搀,小小的一个动作却让王晋险暗自动,家主一向待人以诚。“都是家族竭力扶持,才有王晋如今的仕途,王晋敢不效死?”说完又是一个重重地磕去。

“五十亩中田,三十亩植梁米(优质小米),梁米比粟米(小米)价,可以卖到四百钱一石,十亩植粟米、谷和豆,豆可以酱,也可以豆料。十亩植桑麻,用来织布,如此全家可以糊了。需要买,千钱,猪羊狗犬若,全买小畜,两千钱。开荒五亩植蔬菜,五年之免税。每年需买盐两石,常年淡人士没有力气的,盐铁官营以后盐价上涨极快,现在的行是每石一千二百钱,加上人来往,各耗费,算千钱好了。这样算来一年的收是三万六千钱,支是六千四百钱,加上赋税三千一百二十一钱,每年剩余两万六千钱。”

王述沉默了一会儿,又了一大酒。“伯始,一个时辰能想到真么多,难为你了,看来平日里你也是过功夫的。有几小疏忽,这个不怪你,都埋在浩瀚竹简之,不注意是发现不了的。田租三十税一不假,但是有两次加税,仍然有效,大行皇帝加过一次,陛加过一次,都是每亩十钱。表面看来是好事,加在亩上,没田或少田的负担不大嘛。这是书呆的看法,终归还是要加在没田的少田的上的。”

听到这里,王凌先忍不住笑了,随后是王隗,最后是王述,三个人一起大笑,笑得王晋满脸尴尬。
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一章继续阅读!)

“这太守的职司有赋税、词讼、教化三大项,五原是边郡,备边更是大事。本朝的赋税大致有三:田租(土地税)、赋、算赋和赋(人税)、徭役(力税),田租常年三十税,还有徭役。这里面人税是大,五原郡不过七千,不过四万。在赋税上是没什么可为的,人太少呀。”

王述伸五个手指。“五之家,青壮夫妻,两个小孩,男孩十二,女孩九岁,一个五十老母,五十亩中地,这是夫所说的五之家,伯始你算算一年负担是多少。”王凌虽然了晋太守,在祖父面前仍然规规矩矩地依足礼数,听得祖父如此说,连忙摸一大把算筹递给王晋。

终于笑完了,王凌首先收了笑脸:“伯始,你算的不错。两年前我赴任晋太守之前也是这么算的,朝中衮衮诸公也是这么算的。当时家主沉默了半晌,就发了一句话,没算明白之前不要任何事。我当时很诧异,心里着实有些不服,一到任就四微服私访,用了一个月才搞清楚,全不是这回事儿!”

王晋很有些惊愕了,他从没想过会是这样一个局面,一个大儒竟然如此关心升斗小民的家里短。但是惊愕归惊愕,这些是难不倒他的。太原王氏的家规是力田读书,讲究亲历亲为,绝不是死读书读死书的路

“莫来这些虚礼了,伯始,起来坐直了,让老夫看看。”王述用拳锤锤王晋的腰背。“十五年的军旅,骨儿结实多了。上就要接印了,来说说这个太守你准备怎么?别给我打,王凌可是太原郡的太守,清楚着呢。”说完向王凌挤挤。“替老夫听着,年轻人耳朵好使。”

Loading...
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zhuishul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