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,时移则势异,当年苏州本地稻田十余万顷,粮都是大家田里打的,在各县
次仓
割,是省了大家的转运装卸之劳。
如今苏州各县上缴的粮,说白了都是外地买来的,有的是从太仓刘家港卸货,有的是从太湖吴江
卸货,运到各县
次仓
,负责漕运的卫所运军收了之后,还要重新装船集中,或走运河。
今年开始,浙江大旱,走江南河至吴江的粮船几乎没了,都是从浙南走东海而来的大船。咱便都省
事,允许各县直接到太仓刘家港统一
割,诸位以为如何?”
沈树人这番话,不搞漕运的人乍一听容易迷糊,稍微解释一句就明白了:往年买粮,有大船有小船,大船走沿海,小船是走大运河的江南段。
漕粮北去的时候,也有走江到扬州,也有走运河到镇江再渡江的——现在沈树人让他们统一一
,也别走运河了,统一走
江,省事,免得大小船换来换去。
沈树人说完后,各县豪绅便更加动摇了。集中付的话,他们也省
事,可以少请一些码
工人装卸,这是双赢互惠的。
唯独一旁的曹振德,听到这儿终于忍不住了。他已经彻底看明白沈树人的连环招会有什么场——朱大典要陷害沈家在运输成本上
假账,最大的
作空间就在码
装卸费上!
如果这分钱被省掉一大半,说不定还真就让沈树人仅靠“每石一钱三分”的过江银,把粮
运到庐州前线了!
那朱总督给他的陷害沈家任务,可就彻底失败了啊!
“且慢!沈林,你不过河衙门一介区区八品典吏,你
中还有没有上官、有没有朝廷法度!自成化以来,朝廷实施
运法,在各县
次仓
割便是定律,你竟敢私自妄改?”
沈树人到了这一步,也不会惯着曹振德。
虽然对方四品他才八品,但他这事儿是为了杨嗣昌的前线军粮不延误,他相信只要财务上不造假,这些执行方式上的变通,杨嗣昌一定会帮他兜底的。
而自己也不会在曹振德手多久,到年底把今年的军粮和漕运差事办完,他就可以升官走人了。
他便毫不客气:“属不敢目无上官!只是杨阁老在安庐急需军粮。我建议如此,也是为了加快周转,军
如火。
如有请示不周,还请台见谅!那我现在就请示了,不知
台可肯批准?”
曹振德气得脑门都要冒烟了,但这时张学曾却来打圆场:“曹贤弟,小沈这也是急于求成,为了国事,些许手续不周、失礼之
,你就当给我一个面
。你也不想杨阁老那边等不及吧。”
Loading...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zhuishul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