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分卷阅读64(3/4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天都有四五百艘的船只靠岸或离开,无骨鱼、锦鲤等产早已远销南明与盛唐,棉、棉布以及少数海外来的粮也成为了临江县的特

临江县城行走的外人要远超过汴京城,有难以计数的文人客赶来,亲目睹了临江县城翻天覆地的变化——以距离海棠港最近的夏家庄、李家庄为中心,客栈开了二十余,而且一房难订, 很多来得晚的游商订不到房间,只能跑去临江县城住店打尖,李家庄的豆腐很有名气,往来的商人提到李家庄李氏兄弟的豆腐,无不竖起大拇指的,更是传了‘海棠港必’的名。

李淳奕要将清平府城迁至临江县,这可不是小事,朝廷的文官们这个说行那个说不行,来来回回讨论了个底儿朝天,文官们就差起袖打个面红脖了,最终是皇帝的令——准奏!

宋帝才不会在乎清平府的府城在哪儿,只要李淳奕能够将清平府经营好,每天多多地为朝廷国库贡献银两,那就是好事。除此之外,清平府还不能屯私兵,这是大忌,但宋帝派了自己的心腹武将带着两万兵驻扎在了清平府,建设了清平大营,同清平大营一并扎清平府的,还有宋帝的无数爪牙。

宋帝可以听信李淳奕在奏折中写的东西,可以放任李淳奕在清平府这块土地上施展拳脚大力施为,但他必须确保清平府还是皇室的清平府。

若是遇到其它在朝廷中摸爬打多年的官儿,看到这样的阵仗,铁定会束手束脚,但李淳奕不会。他自问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,一心为民,想着真正帮助到清平府的父老乡亲,哪里会驻军不驻军?

驻军还好呢,不用担心倭寇从临海县那边冲过来,坏了大好的形势,好不容易养起来的元气可经不起折腾。

至于说宋帝的那些爪牙,只要不涉地方上的事,那便能相安无事,说不准还能带动清平府这边的经济形势,他们多吃几斤豆腐,豆腐的老百姓就能多赚铜板。若是那些爪牙不安分,在清平府四为非作歹,他就上奏折去参一本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清平府城要搬迁,这事可大可小。

对于朝廷来说,就是一圣旨,允了便允了,对于清平府衙来说,也只是临江县县衙转府衙,清平府府衙转县衙,府官们一并迁至临江县,其实没什么。这个年代的官员多数都是一个任期举家搬迁一次,大家早都习惯了,更别提从清平府城到临江县的路那么好走……

最难受的是那些清平府城的大人家以及商人店家。

清平府在那地方都几百年没挪窝了,有是‘鸭先知’,清平府城作为一府之地的权力中心,自然备受富人们的追捧,可如今清平府权力中心要移走,这些富人们能不跟着搬迁吗?

没人着他们搬,他们可以选择不搬,但若是不跟着权力中心走,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踢了清平府权贵的圈,届时各麻烦事都会接踵而来。

Loading...
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zhuishul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