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11(1/3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天旺永远也忘不了刚到广州的那觉,那觉,就像从煤窑爬来,看到光的觉,就像是从地狱里来到了天堂的觉,就像是白天梦的觉。西与东的差别真是太大了,这差别,不仅表现在繁华的程度上,而且还表现在气候上,生活的习惯上,说话的语音上。这反差,大得就像两重天,一个在天上,一个在地,一个在天,一个在冬天。在北方,正是冰天冰地的寒冷季节,在这里,却得像夏天,蚊还在嗡嗡地叫,最可恨的是,冬天的蚊咬人还照样厉害。甚至比北方夏天的蚊还要厉害。这里的人,说的话都叫白话,他们互相说来,就像说外国话一样,你一句都听不懂。他们要是想骂你,可以尽地骂,你还以为他在夸你。这里的价贵得惊人,在这里吃一顿饭,能在北方吃三顿,而且吃得还不可。这里的人很多,山南海北的打工者,从四面八方涌到这里来,仿佛要把天撑塌。这里的一切,对他来讲都充满了新鲜和好奇,也充满了向往和无奈。

这就是广州,九十年代初期的广州。它在一个西乡村青年的里,却是一个神话般的世界。在这个神话般的世界中,他茫然地看着步履匆匆的行人,密密麻麻的车辆,竟不知怎么是好。喧嚣的噪声,弥漫在空气中的浪,汇成了一个大的洪,涌动在大街小巷上。他把上的棉衣扒了来,放了提包中,只穿着一件脏兮兮的衬衣,站在火车站的广场上。楼大厦挡住了他的视线,他看不清太的方向,不知东南西北,更不知哪里是他的。只听到喇叭中唱着“有一位老人,在中国的南海划了一个圆……”听着这首熟悉的歌曲,他仿佛得到了一丝安,也有了信心和动力。看到远有一个的脚手架,那肯定是一个施工现场,他就朝那个地方走去。他想,只要有施工的地方,肯定就需要民工,即使是这里不需要,总有需要的地方。现在的他已经不是过去的他了,经历了打工背煤的磨砺,再没有什么困难能让他到惧怕的了。

他来到工地,找到了包工,工要试用三天,这三天没有工资,只吃住。合适了就留用,不适合了,就走人。他答应了来。他的工作是往搅拌机里掺泥。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力活,只要肯吃苦,没有不来的。试用了三天,他觉得苦是苦一些,但比起背煤,还要轻松许多。工也看上了他,当即就留用了来,住,每月五百元工钱。每月五百,要比他背煤多了。活没有那么苦,挣得还比那里多得多了。在地,机关工作人员,有的还拿不到这么的工资哩。当然,这样的活与机关工作人员是无法比的,他们成天坐办公室,一杯茶,一张报纸,不晒太汗,多舒服呀,他这一天,满脑响着隆隆的搅拌声,到晚上睡,脑海里还在响着那怪怪的声音。他们住的是工棚,里面乎乎的,十多个人住在一起,那味相当的不好。但是,没办法,门在外,肯定没有在家里呆着舒服,不过,住上一个阶段,也就习惯了。上一天活,累了乏了困了,躺到哪里都是舒服的。

他们班组一共四人,其中有个山东来的小伙,为人,大家都叫他小山东。他俩很投缘,认识没多久就成了好朋友。小山东也是中毕业生,因家里穷,说一门亲事,不起彩礼,就跑来打工。想挣够了钱,再回去完婚。小山东到广州已经两年多了,对这一带的况熟悉。有时歇了班,就和天旺一起去遛达遛达。他们两个虽然一个在东,一个在西,但毕竟都是北方人,都是从农村里来的,自然也有不少共同语言。有时天旺也问他,你们那里说一个媳妇要送多少彩礼?小山东说,彩礼也在涨,过去五千块钱就搞定了,现在一万元才能搞定。娶回家,少说也得两万元。小山东说完,又问天旺说媳妇了没有?天旺不知怎么回答才好,就摇了摇说,没有,还没有说。这是外人第一次向他提这样一个问题,这一问,使他不容回避地想到了另一个问题,银杏算不算是他的媳妇?要

本章尚未读完,请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Loading...
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zhuishul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