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97章(1/2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不能自己开火,吃的就只能去厨房那边拿。听珍珠说关府的厨房分里外,前院有个外厨房后院有个厨房。

即便是厨房比外厨房近很多,可这一路过来要都是些现炒的菜,恐怕都冷得见油星了。也就锅和炖菜最合适,这大冷的天吃这个也正好

停云斋后面临着关家的大园,园里有个人工开凿的湖,谢九九还来不及去看,就傍晚那会儿来停云斋换衣裳的时候瞟了一

这么大冷的天,虽说因为是在府里没结冰,但临着的地方势必就要比别的地方冷,整个停云

斋的地底都跟颐寿堂一样,通铺着地龙,正院几间房更是还有火墙和火炕。

冷是冷不着的,正屋西边的阁里挨着窗边还有一铺小炕,炕上铺着锦缎的褥,四周有三边围合成罗汉床的样式,中间放着炕几。

城西宅里的阁中也有这样的炕榻,刚住那两天谢九九是真不习惯坐炕上。

两天过后就真香了,这会儿脱了绣鞋盘跟裴元对坐,一边等着锅烧开吃羊,一边跟他说起今天在颐寿堂的事。

“今天在老太太那儿闹了一天,数大嫂话最少。我看大舅母对她这个媳妇的态度算不上多亲近,既如此她嘛不跟着她丈夫去任上,一个人带着孩留在府里有什么意思。”

“金家的老爷去年致仕回乡了,金家一共五个房,有三个都跟着金老爷回老家去了。留在京城的是两个旁支,跟大舅母关系并不亲近。”

大家士族一不小心就是绵延百多年,这么多年的时间有时候碰上改朝换代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,有起有伏就更正常了。

金家老爷据说原本特别有希望阁,阁的置一向是五个大学士,除了一个首辅之外还有次辅和末辅。

金老爷当时已经在工尚书的位上待了好些年,人人都笃定只要当时的阁有一个大学士致仕告老,补阁的一定是金老爷

谁知金老大人不得圣上的心,宁愿一直留着快八十龄的次辅也不肯让人把位置腾来。

金老爷活了这么大岁数什么看不明白,自己要留肯定也能留,但继续当着工尚书等着阁,从上说这就是在跟圣上较劲儿。

这世上有些不能要,金老大人了狠心辞官,带着本枝三房人都回了老家。金氏的父亲本来在吏为官,也被金老爷找关系到南边知府去了。

金老爷这么知识趣,圣上一兴就给他赏了个光禄大夫。

然后跟着就准了次辅辞官告老的奏本,隔了没两天又亲自了当年他自己的老师补了工尚书的官职,三个月之后帝师阁,补上阁的缺。

这一动作来,傻也知圣上对金老大人这个工尚书不算满意。可到底是世家到底是老臣,当皇上的也不能寒了臣的心。

所以帝师阁之后,虽还是工尚书,但工的事大多都是关如璋这个左侍郎在着。

现在外面的人又都在说,关如璋也就是还年轻,等过几年帝师致仕告老,工尚书的位置肯定是要让关侍郎补上去的,到时候阁岂不是名正言顺的事。

看着名正言顺的,但自己的亲家天天在老家陪着他亲爹整天遛鸟斗,关如璋心里能没数吗。这世上没有什么名正言顺的事,想得太多最后尴尬难堪的,必定是自己。

对于前途二字,关如璋从不敢有一丝大意。而关如璋对于金家而言,就如同裴元对于关家的意义。金家没人在京城在朝堂上站着,唯一能指望的是关如璋这个姻亲。

关平业不是个惊才绝艳的人,他在任上稳扎稳打,或许外任的时间些,但只要不错就总有回京城的一天。到时候以他的和资历,六里当个郎中甚至侍郎不成问题。

金氏是跟着丈夫去任上过逍遥日,还是守在府里伺候好公婆养好儿,帮着婆母把府里好,好她的大之余,再帮着娘家时刻关注着京城里的动向,她了她的选择。

“这可真够复杂的,这些家族都是联络有亲,你拉着我我扯着你的,谁家了谁一大帮人都跟着心里哆嗦。”

怪不得那些戏台上一唱就说皇帝老爷要株连九族,不株连怎么办?这家的公是那家的姑爷,这家的小又是那家的家娘

这不仅仅是圣上和某一个臣之间的事,这是君权和读书人之间的博弈。

本章尚未读完,请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Loading...
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zhuishul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