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盛唐挽歌 第44节(1/2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他们能觉到,李隆基现在是真在气上。

“哥,严之的事,查得怎么样了?”

李隆基忽然转换了话题,刚才明明在说杀太的事,一转到严之的事上了。

张九龄心中暗不妙,脸上还是不动声

“之前因为贪赃枉法而被审查的王元琰,已在蔚州府衙畏罪自杀。严之的辩护之言,不攻自破。如果真的没罪,王元琰为何要自尽?

请圣人定夺。”

李林甫躬行礼后,从袖一份公函,给李隆基。

作为一个权斗的手,李林甫要么不手,只要手,对手就没机会反杀。他已经把严之的案办成了铁案。

而这件事,将会成为压垮张九龄的最后一稻草。

“罢免严之的中枢侍郎之职,贬为绛州刺史。”

李隆基轻轻摆手说

相的事不但没办成,反而被贬官,这是张九龄之前没想到的。

“微臣有失察之职,请圣人责罚。”

张九龄亦是躬行了一礼。

果不其然,李隆基同样是摆了摆手,没有多说什么。

对于一个上要被罢相的老臣来说,他还有什么可以责罚的呢?

包括李林甫在的中枢朝臣们,似乎都忘记了城东驿还有三个被赐死的倒霉鬼,此时此刻,正挂在房梁上天的风。

……

城东驿是安城东的主要驿站,规模很大。

但此时此刻,它大门敞开,里连个鬼影都没有,甚至周边也没有任何禁军看守。

这些人生怕沾染了“晦气”,被李隆基赐死的那三个倒霉鬼所牵扯。

一日杀三,这是李隆基自登基以来最大的愤怒!乃是开元以来安政局中前所未有的恶政治事件。

谁敢打包票,说这位天心中的气已经全完,不会拿相关人员愤呢?

李隆基想到自己三个儿就这么死了,万一觉得心中不甘,会不会找个由迁怒于值守的士卒呢?

不得不说,这可能大的,历朝历代也不缺类似的例

毕竟,人们有时候生闷气,就喜踢路边的小石愤。请问那些小石惹到这些生闷气的人了么?

这些狗崽们为什么不去踢“大石”呢?还不是因为他们喜迁怒又欺啊!

而此时此刻,有一行人架着车来到了城东驿门外,领的是一位八九岁大的孩。这一行人被官上经过的行人远远围观,却无人敢上去跟他们搭腔。

甚至还有一队金吾卫打扮的士卒在旁边盯梢,却也没人上前来盘问。

“郎君,我们这样是不是阵仗太大了?”

力壮又魁梧的方大福低着凑到方重勇耳边小声询问

“人再少,就搬不动尸了啊,毕竟一个前太和两个前任亲王,还重的呢?”

方重勇耐心的解释了一句,虽然他讲的都是废话。方大福说的跟他解释的显然不是一回事。

“郎君,那为什么要拿着铜锣呢?”

方来鹊一只手提着铜锣,一只手拿着槌,迷惑不解的问

“等会你敲锣开路就行了,不要多问。我们先把尸搬上车,然后在安城走半圈后,从西边的延平门去,直接去墓地把这三人安葬。”

方重勇代了一方来鹊的任务,一行人就走了城东驿的大厅,只见这里的房梁上用白绫挂着三个人,一副不可描述的吊死鬼模样。

方重勇忍住腹中阵阵翻涌的呕吐之意,对着那三吊着的尸拜了一拜说:“今日我带你们土为安,愿你们来世不要生在帝王之家了。”

随后拱手行礼,对后的张巡与许远说:“走到这里还可以回,你们真的愿意办这件事么?不会后悔么?”

他的语气很郑重,只要带着三了驿站,他们这群人就是同伙了,张巡与许远二人自然也跑不掉!

“圣人一日杀三也就罢了,令暴尸三日于驿站,实在是不妥。无论如何,三位皇未有造反实迹,赐死后让其土为安才妥当。人死罪消便好,何苦再羞辱死人呢?

既然小郎君都肯为了大义走一遭,我张巡又有何惧?莫非这盛世大唐还没有公了么?”

张巡斩钉截铁的说,很显然是横一条心,要跟方重勇同退了。

“正是如此,某也是一样。不过与其在这里多说,还不如赶把尸车送去墓地,让他们土为安吧。”

许远拱手建议

今日方重勇一大早提要去帮忙收敛三位皇的尸,就得到了张巡许远二人的大力支持。

事实上,全安的人都觉得李隆基这件事办得很离谱。

然而哪怕这件事办得再离谱,也是帝王家的

本章尚未读完,请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Loading...
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zhuishul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