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217章(1/2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康熙:“这粥份量不小啊,也不知是哪个富贵人家如此有善心啊?”

老人指了指方才过来时的方向,笑:“贵人刚才来的时候,大抵是没看见街店铺上的名字吧,说起来,这家店铺在这里经营十几年了,老我不识字,老是不记得全名,只隐约记得,是个什么什么咸?”

“半日闲。”前那人回过,约莫四十来岁的模样,量瘦小,肤黑黄,睛倒是亮,笑:“听说取的什么半日清闲,咱听不懂这文绉绉的话,只知这家铺生意好的很,但是吧,十几年没挪过位置,听说就是怕咱们这些冬日里,靠这一碗粥过活的穷苦人家找不到位置。”

“哦?”康熙挑眉:“阁的意思是,这家店铺已经在这儿施粥十几年了?”

那人想了想:“三十五年那会儿吧,那时候我才十来岁,孤儿一个,还在破庙里呆着,那年冬天冷的很,我们这些浪的,没吃的没喝的,更没什么保衣裳,一夜去,冻死几个都是常事,我那时候还小,好不容易乞讨来的馒,也被一个老乞丐给抢了,又饿又冷,只能躺在破庙里等死。

就在我以为我捱不到天的时候,忽然有一富贵人家的仆到了破庙,烧煮粥,那味,我至今都记得,是我这辈再也没闻到过的香味。。。”

他咂咂嘴,恍惚还能闻见当时那钻鼻尖的米香味,回过神来,见康熙一直看着他,颇有些不好意思:“这,我是不是说太多了?”

“没事,我就喜听别人讲往事。”康熙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。

这人闻言,更来了兴致,:“那些仆刚庙的时候,把我们都吓坏了,还以为要赶我们走,谁知领的那个说,他们家老爷听说大雪压垮了许多穷苦人家的茅草房,很多人聚在破庙里没吃没穿的,担忧不已。

老太爷有这份善心,家里的老爷就特意从库里拨了十石粮来,叫他们来京郊施粥,附近不论是乞儿还是穷苦人家,只要日艰难的,每天巳时都可以去排队领上一碗粥,只当是为老爷祈福。

你可别看只有一碗粥,那粥稠的呦,里还混着米,那米香味真是一飘三千里,一人一碗,拿回家加半锅,一家五就能半饱了。”

康熙:“这粥里还混着米,那可真是富之家,不知这家姓甚名谁,在也想去瞻仰瞻仰。”

矮瘦男人摇摇:“他们不肯自报家门,这十几年来,每次施粥,他们都说是为了给家中老爷祈福,我们每领一碗粥,只要诚心诚意地说上一句,祝老爷松鹤延年,福寿安康就成了。”

康熙听的心中五味杂陈,叹:“这家老爷真是有福气,儿孙这般孝顺,定能安享晚年。”

他想起被他关的关,罚的罚的儿们,心更沉重了几分,但还是追问:“这原本是在京郊布施,怎么又到了京城里,我瞧着这排队的人,穿的虽不怎么好,但比起京郊无可归的人来说,怎么着日还能过的去吧?”

刚开始搭话的那个老人:“这你就有所不知了,如果您这时候去京郊那些破庙里转一转,定也能闻到粥的香味,而京城里这,其实比京郊外布施还早,因着店面在这儿,每年大雪纷飞的时候,没有客人上门,主家就会清库房里陈年的旧料,混在杂粮粥中布施。”

矮瘦男人:“我刚城时还不懂,那时候我已经在京郊靠着每年冬日的一碗粥度过了好几年,也比以前壮实了不少,因着煮粥时需要柴火,那仆们便说,一担柴火一文钱,我靠着这钱了京城,找了杂工的活计,也算是摆脱了浪的份。

只可惜好日工的那家老板因着生意不好关了门,虽给我解决了籍的问题,但他回了乡,我又没了住,又是冬日里,我找不到活计,手里的银钱只够我租一个大杂院住,又没银吃饭了。

但许是我有几分运,大杂院中有人告诉我,说是半日闲这里每年冬天也有施粥,我抱着怀疑的心来这一瞧,果然如此,那粥里全是好东西,什么红枣,红糖,也只需要说一句祝老太爷松鹤延年,福寿安康就成,我当时吃了一整个冬天,觉自己胖了好几斤。”

说到这个,他哈哈大笑起来。

康熙脸上也不自觉带了笑。

调查

老人说:“贵人,您既然这般兴趣,要不也排队尝尝这粥?”

康熙一愣,笑问:“我也能

本章尚未读完,请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Loading...
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zhuishul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