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41章(1/2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“是去何家令那边检查账本了。”

“对,是这么回事来着。你且去和灵鹊说一声,我们三个趟门,免得等她突然发现我们不见了,着急。”

裴贺自然没有也没能拒绝谢宜瑶的提议,而且他了京城之后,还从来没有离开过公主第,现在能到街上走走,是再乐意不过。

他已经见识到了谢宜瑶的手,还有个武功更的飞鸢在一旁跟着,知是自己肯定逃不脱的,也没动甚歪心思。

三人扮作公主第的普通人,顺利地城。

“嘉言想去哪里看看?”

“有没有的地方?”

谢宜瑶思索片刻:“那就去东市吧。”

东市乃是官府所设的坊市之一,坐落在秦淮河南岸。

午后开市,日落闭市,三人到时正是最闹的时候,规整的列肆前行人络绎不绝,叫卖声不绝于耳。

“怎么样,和北燕的街市相比,孰优孰劣?”

裴贺没有妄论断,而是说:“那得逛逛看才知。”

坊市中的列肆,临近的大多是卖同的坐商,这既能让官府更容易理,也方便顾客货比三家。

三人漫无目的地边逛边看,直到走到一家卖漆的铺前,谢宜瑶突然被一个致的漆盒引。

商人看谢宜瑶虽然穿着朴素,但气质不凡,像是贵客。

“贵人好光,这漆盒细,实属上品。”

“这工艺,不像是南货啊?”

商人连忙解释:“贵人尖,这乃是鄙人从友人手中购得的,他走的是官设的互市,不犯法的。”

虽然这些年南北之间一直是剑弩张,但边境还是有基本的往来的。南北产有异,即使严令禁止,民间也会有私自贩卖,还不如官府设立互市,方便控。

谢宜瑶仔细看了看漆盒,好似十分满意,:“我买了。”

飞鸢掏钱递给店主,谢宜瑶则拿过漆盒,递给了裴贺。

“送我的?”

“不然呢。”

裴贺茫然地接过,只看盒背面赫然印着一个“贺”字,想必是这东西的主人家姓贺。

“这是……”

“总归和你有缘。”

裴贺没想到谢宜瑶还有这巧思。

又在东市里逛了好一会儿,谢宜瑶嘴馋,买了

些吃。裴贺看谢宜瑶轻车熟路的样,好奇得很:“你……经常到街市上来吗?”

“是啊,你读书多,肯定知那句‘夫风生于地,起于青苹之末’吧。1一国之民生、经济如何,到市场里走一走,看看时吃的用的最近都是什么价格就知了。而且市场上虽然人多杂,但也好打听消息,城里最近有什么大事,随便抓个人一问便知。”

裴贺沉思片刻,有所悟:“原来无论南北,大家都过得是一样的日。”

虽说裴贺自生起就生活在北燕,一直以来自我认知也是燕人,可北边的胡汉差异,总让他没法真正地把北国当作家乡。

尤其是读了些“圣贤书”后,更对为“正统”的南国别有一番心思。

何况这些年间,受战、饥荒等原因影响,南北两国之间的官民动不在少数。平民百姓顾不了那么多大义,在哪边又不是活呢?至于皇帝姓什么,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。

谢宜瑶:“毕竟百年前还是四海为一家,虽说各地有各地的习俗,但无论南北都是人,在最基本的柴米油盐、衣住行上,不会有太大的差别。”

裴贺没有接话,像是在想什么,谢宜瑶便也不他,自顾自地继续向前走去。

东市是京城几个大市中理最严格也最有秩序的,许多坐商都有背景才能立足,没手段和资产的,也很难在这里生存。

此时三人走到买布的商铺之间,谢宜瑶突然看到了个熟人,第一她还以为是自己看错,走近一看才敢确认。

真的是余家阿婆。

两年前的冬天,谢宜瑶在街上见遇到她,给了她些钱财,此后二人就没有集了。没想到她现在居然在东市行商,看来是靠那些本钱,过得原来越有起了。

“阿婆,好久不见。”

谢宜瑶上前打招呼,余家阿婆虽然有些糊涂,但也知最要的事,认了她,也知公主的份不能随便说来。

“娘难得来一趟,老妇店上的布随便挑。”

余家阿婆一直记着那几石

本章尚未读完,请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Loading...
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zhuishul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