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35章(2/2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谢况还挽留,却不知说什么好,最后说的却是:“你离前,去显殿拜见贵嫔吧,还可见见你刚生的三弟。”

“罢了,你先坐吧,”谢况说,“听阿七说,你这次可是立了大功啊。”

谢况果然还是有些适应不了这个不会嘴的、乖巧的谢宜瑶,在他称帝之后,她的变了太多,明明是他所期望的样,他却不知怎么的总觉得谢宜瑶心底里隐藏着许多别的想法。

谢况顿时有些失望,对她扬了扬手:“罢了罢了,这些事朕还是跟朝臣们讨论吧。不谈这些了,你此次去襄,可有遇见故人吗?”

谢宜瑶没有选择隐瞒,反而主动提到了袁盼,倒惹得谢况目光闪躲起来。

谢宜瑶:“算不上大功,我只是动动嘴功夫,的决定还是七叔的,功劳不在我上。”

“这……”谢宜瑶表现得有些为难,“仅凭几日的相,女儿不敢断定程太守的为人。”

谢宜瑶今日的目的已经达成,于是起走:“我就不打扰父皇了。”

“很是,”谢况,“不过朕想,就不撤郭遐的职了。朕跟他是刎颈之,不好寒了他的心,罚俸禄就成。至于新职,朕自有安排。”

谢况无心和谢宜瑶谈此事,说完便拿起来手边的文书转移话题:“今天有朝臣上书,要朕严惩郭将军,你怎么看?不必顾忌,畅所言就是。”

“我见到了徐阿姨,和她聊了些阿母的事。”

谢况当然不能放任自己的心腹落弱势,至于郭遐该不该罚,其实并不重要,这些事都要为了大局让步。

对于政事,谢宜瑶还是不敢在谢况面前妄加论断,免得被他察觉自己有异心。在皇帝里,她可以贪慕权势,但不可以主动涉国家大事。所以在南北战争的话题上,谢宜瑶没有多加评判,只是静静聆听。

“至于郢州刺史,也有人上表说可以让武昌太守程莫担任,这次他立了功。正好朕听说你在武昌呆了些时日,应该对这太守有印象吧,怎么样,你觉得他能担此大任吗?”

“也好”,随后沉默了许久。

半晌,却是门外守着的官打破了沉默,通报:“陛,吏尚书求见。”

官是个有力见的,见临淮公主驾到, 先是连忙唱喏, 又知她和贵嫔的关系特殊, 不敢怠慢,直说:“是太给贵嫔请安呢。公主殿若有要事,小人这就去通报一声。”

谢宜瑶知郭遐作为谢况的心腹,寒微却有从龙之功,自然会受到文武百官特别是士族们的排挤,或者说,是对皇帝的打压。

谢宜瑶有自己的盘算在,略加思考便:“此次战役是父皇践祚以来和燕人打的第一场仗,其重要不言而喻。虽说结果是好的,但若是郭将军不受到责难,难免要叫人觉得陛赏罚不明,同时还可能让北燕那边看轻了我们。但郭将军毕竟有功……依女儿看,不如先撤了郭将军的职,避避风,等之后时机成熟,再另赐新职。”

谢况摇摇:“你之前就说过北燕可能会攻打义,朕起初还不信,没想到却成了真。”

谢宜瑶:“父皇圣明。”

谢宜瑶步行至显殿外, 隐约听见里谈声,便问守门的官:“司贵嫔现在可是有客?”

谢宜瑶在襄的所作所为,大都被谢冰事无细地汇报给谢况,除了牵扯到谢冰本人的事,比如裴贺和另外四个人的存在。

陈年旧事(六) 咸宁二年就这样走向尾……

谢况恍恍惚惚说了两遍

“女儿才疏学浅,对军事更是一窍不通,瞎猫撞到死耗罢了。父皇英明神武,思考得肯定比女儿更多也更全面,只是燕人这次实在是不走寻常路。”

这个“据说”背后蕴了别的意思,看来谢况确实是有在北边安排探的,渗透得有多,谢宜瑶就不得而知了。

谢况皱眉叹:“是啊,当真棘手。据说北边朝堂主战派中,有不少旧朝的王公贵族,他们多半还想借助北燕之力……意图不轨啊!”

来了。
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一章继续阅读!)

谢宜瑶停在原地片刻,随后说:“女儿明白了。”

叔有没有亏待你?”

谢宜瑶飞速思考着,谢况不会无故发问的,她得好好答才行。

面对谢况的关心,谢宜瑶只是走近了几步,低眉顺:“女儿一切都好,谢谢父皇关心。”

Loading...
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zhuishul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