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诸卿稍安勿躁,朕的话还没有说完。”
崇祯皇帝收敛心神,看向徐光启他们,“颁布这等诏书,对朕而言也很难取舍,可是江南诸省叛一日不除,朕的心一日就不安啊。
倘若叫我大明的读书人,仅仅是受到科举的影响,冒险从各地赶赴省城参加乡试,这绝不是朕想看到的。
大明的读书人,哪怕是有一人,是受江南叛的影响,而惨死赶考途中,朕都是不能接受的。”
徐光启、温仁、毕自严、周延儒、黄立极、刘鸿训几人,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。
的确。
这是要考虑的事。
谁都不清楚这场叛,是否能在短期
镇压平叛,倘若叛
之势扩散,那受到影响的地域必然增多。
“所以在这份旨意颁布时,还要再加上一项。”
崇祯皇帝继续说:“凡是江南诸省的读书人,受江南叛
的影响,而暂时不能参加科举者,可奉诏
京。
朕打算在国监,特为江南诸省的学
,举办
秋两场国考,凡是能通过国
监所办国考者,可授
务府职官。
倘若今后江南叛之事镇压,科举得以恢复,如果有人想继续参加科举,那也是能重回原籍参加的。”
殿安静极了。
徐光启、温仁、毕自严他们,
各异的神
,这哪里是暂缓科举啊,这分明是想谋改科举啊。
更有甚者,崇祯皇帝的这些举措,分明就是叫江南诸省的读书人,敌视和仇恨肆
江南的那些反叛势力。
崇祯皇帝这次打的组合拳,就是要有效转移矛盾,至少叫江南诸省的
,
现严重的阶级分化。
如果说此事能明确来,那么对于在暗中推波助澜者,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,毕竟大明的读书人,真要是疯狂起来,超乎寻常人的想象。
而除了想达成的这些目的外,崇祯皇帝也要为今后的谋改科举,奠定极为实的基础。
科举要继续去。
可是却不能以八取士。
用那呆板的方式,去为大明遴选人才,这
本就满足不了人材需求,靠死读书,如何能治理好地方?
“陛,此事关系重大,要慎重考虑才行。”
徐光启想了想,走上前作揖:“倘若真要这样
,至少要拟定好相应章程,以安抚好江南诸省的读书人。”
“嗯,此事的确要慎重考虑。”
崇祯皇帝撩了撩袍袖,目光看向了周延儒,“周卿家,此事就由你来办,可听取
衍圣公的意见。
与礼有司,也要商榷好。
本章尚未读完,请击
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Loading...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zhuishul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