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番外终篇并新书通知(4/7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战,这算是一个比较平稳的节奏。如果再频繁,便会影响到各地元气的恢复。

&esp;&esp;翻过这些比较枯燥的报表文书,便到了皇帝比较兴趣的八卦容,窥探私密是人的兴趣所在,这一皇帝陛也不能免俗。

&esp;&esp;在这八卦篇章中,首先就介绍了一桩奇案让皇帝兴趣大增。讲的是洛县署抓捕到一名逃丁,细审之才发现这名逃丁简直就是一个宝藏男孩,实在丰富彩。

&esp;&esp;这并不是一名普通的逃丁,其人大业元年落籍洛西南通济坊,并在坊吏主持娶妻安家,所娶为一名寡妇。但殊不知这寡妇原丈夫其实未死,而是落他乡,并在年中返回洛并寻到了寡妇。

&esp;&esp;一女怎能二夫?寡妇因为家中失丁,又有幼需养,无奈之才奏报坊吏愿求官,不想丈夫归来,登时便是难取舍。其后夫不忍寡妇伤,因是主动离开家门,而其原夫其家门,与妻儿团聚。

&esp;&esp;若从乡民俗来看,这不失为一个离又有了一个圆满结果。但在大梁律令看来,后夫既然已经落籍成家,私自遁走是为逃丁,前夫归洛不向官府报备而是占据别人家室,是为冒籍,寡妇知不报,是为匿隐,可谓是三人俱罪!

&esp;&esp;这三条罪状,有轻有重,罪责最重的是后夫逃丁罪,案严重甚至是大刑斩首,轻一些也要徒刑最短两年。前夫冒籍罪,同样视案而定徒刑。

&esp;&esp;寡妇隐匿罪要轻一些,罚金可免刑,但若不能缴付罚金,则就需要承担徒、役之刑。而且妇人在寻求官的时候,又错报了信息,可谓欺诈,几罪共惩,罪责同样不轻。

&esp;&esp;大梁刑律,对于籍控非常严格,这就是为了杜绝土豪、权门吞民荫蔽。超过十以上,甚至需要诸有司联合审讯,杜绝徇私。

&esp;&esp;皇帝被这一桩案勾起了兴趣,转又读了好几遍。

&esp;&esp;这一件事,本质上而言,是天在大新定之后衍生来的一桩悲事。涉案三人从实际上讲都没有错,但他们三人的行为又的确违反了梁律的规定。

&esp;&esp;那么是大梁律令严苛,法不容,苦生民吗?

&esp;&esp;须知永嘉以来,战连年,大梁建国之后,正需要在最短的时间,尽快让一切归于正轨,律令的修订正是为了保证社会的安定。

&esp;&esp;这三人犯了法,但在此之前,他们可是都受到了大梁律令的保护与惠利。

&esp;&esp;那一个后夫,本是关中亡,并无乡田乡业可供养生,征发为役力劳作经年之后,积事受惠,成功在洛落籍授田,并有了一个自己的家

&esp;&esp;至于妇人,无依无靠,还要供养前夫遗留的儿,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。因为加了官府所主持的官,再次找到了一个依靠,生存境大有改善。

&esp;&esp;那个前夫呢,正是受惠于朝廷亡回迁的德政,才有机会返回故乡,并成功寻找到亲人。

&esp;&esp;可以说,如果这三人之间没有如此复杂纠缠的关系,那么将会是三段不同的圆满故事,各守一份喜乐。可是现在因为糅杂在了一起,反而是各有所失,各有逾规。

&esp;&esp;皇帝之所以关注这一件事,还非于探幽访奇的八卦心理,而是类似的事件绝非孤例。朝廷没有错,黎民没有错,那么究竟是谁的错?

&esp;&esp;或者说以往尚可归咎诸胡肆国。可是现在,这就是大梁朝廷不可推卸的责任,如何确保在社稷复兴这一大目标稳步前的前提,尽可能去调和国法与之间的冲突。

&esp;&esp;坊报中只是记载了这件事,至于之后的发展,则不在坊报的记录中。

Loading...
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zhuishul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