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一章 万历三十七年(1/2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

&esp;&esp;“老三,你醒了没?”

&esp;&esp;清晨的一声呼唤让一夜未睡的李荣意识到自己必须正视前这个事实,他不再是那个二十一世纪的网络历史写手,而是实实在在的来到了明朝,成为了十七世纪的“土著”——一个16岁的少年。

&esp;&esp;如今李荣的名字叫魏良臣,屋外敲门的是比他年十岁的哥哥魏良卿。除了这位哥哥外,魏良臣还有个,嫁给了隔村的王家。母亲赵氏七年前就已经去世了,现在是他爹魏德带着兄弟俩过日

&esp;&esp;理,魏良卿都25岁了,早该娶亲生,可因为魏家实在是穷,左近没有哪家愿意将闺女嫁过来受罪,所以魏良卿就一直打着光。为此,魏德急得不行,可再急也没办法,就家里这七八亩薄田,能养活他爷儿三都算老天爷开恩了,哪还指望着讨媳妇。

&esp;&esp;为大哥,魏良卿倒也实在,知家里况,对爹没能给他讨上媳妇也不怨,一门心思活,加之生淳朴,看着就是一老实的人。

&esp;&esp;对弟弟,魏良卿可是真好,打小吃的穿的就着良臣,跟他爹一样,咬牙关供良臣上社学。为的就是有朝一日,弟弟能够考上秀才,光耀他魏家门楣。连带着,兄弟要是能够考上秀才,虽说不是中举人那么风光,可怎么也是生员了,到时不但田里的租赋能免不少,他这哥哥的也能娶上媳妇。黄闺女是不好找,可改嫁的寡妇总会有人愿意找个有前途的秀才小叔吧。

&esp;&esp;说起来,魏德对两个儿可是寄予了厚望的,他自己小时候读过一年社学,不过戒尺挨了无数,《百家姓》却背不十句。自个不成,不是读书的料,于是便希望养儿其父。为此,魏德特意请社学的先生给两个儿起了名字,他那辈是字辈,儿这辈是良字辈,故而一个取名“良卿”,一个取名“良臣”,当真是意满满。

&esp;&esp;为这两名字,魏德可是给社学先生送了两只和一斤半猪,然而,事与愿违,良卿没能成“良卿”,倒和他爹一样成了庄稼汉。良臣年纪虽说还小,可打九岁社学,一晃六年,却连个童生试也考不上。

&esp;&esp;这瞅着大了,良臣也没心思再读去,中无一大志,整日偷摸狗,打驾斗殴,整一顽劣少年。上魏家告状的人无日无之,社学的先生气得明确告诉魏德,他这辈也不会再教这个学生了。三个月前,良臣偷偷跑到县里太仆寺的厂偷人家的骑,结果被抓了个现行,打得半死不活给抬了回来。

&esp;&esp;儿再不成,再顽劣,总是亲生骨,魏德哪能睁睁的看着儿就这么在家等死啊。于是求爷爷告跟人借了银钱,上县里请郎中救儿的命。爷儿两个日夜伺候照顾着,这才将良臣的半条小命给救了回来。只是,这爷儿俩却不知,良臣人是回来了,可却成了另一个人。

&esp;&esp;屋外,见弟弟没应声,魏良卿有些不放心,将锄靠在墙上,伸手推开了屋门。说是屋门,不过就是两块木板加个门栓,刮风雨天,“吱吱”的声音能响一晚上。

&esp;&esp;“大大哥”

&esp;&esp;看到良卿来,魏良臣很是张,他尚没有接受这个时代,更没有适应自己这个新份,心里说不慌张,那是不可能的。

&esp;&esp;“醒了啊,”

&esp;&esp;魏良卿没有注意到弟弟脸上的神不对,见他要起来,忙制止:“别动,先生说了,你这伤尚未好全,不能轻动,要不然往后怕不利索。”

&esp;&esp;“噢。”

&esp;&esp;魏良臣糊答应一声,顺势不动,又将脑袋微微低,避免被良卿察觉他的慌张。

&esp;&esp;“爹天没亮就去地里了,我刚挑完上也要过去帮爹。另外,爹让我和你说一声,过两天大要过来看你。”

&esp;&esp;魏良卿说着将一张烙饼放在了桌上,因惦记着地里的活,他没和良臣多说,便拿了锄到村自家地里去了。良卿就是这样,生少言寡语,看着十分沉闷。

&esp;&esp;良卿走后没多久,良臣就从床上撑着起来,虽说被太仆寺厂的人打得不轻,可骨毕竟是少年,厚实,又将养了这么多天,好的也差不多了。桌上的烙饼还乎着,只是颜差了些,良臣知,这多半是大哥良卿的。

&esp;&esp;咬了一烙饼,魏良臣搜索了主人的记忆,知那个大不是嫁给隔村王家的亲,而是二叔的女儿,打小就被卖给杨家了童养媳。至

本章尚未读完,请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Loading...
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zhuishul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