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1主角(1/2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老实的乡人,1956年生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西南约24公里的一个叫永幸的小村里。

当时的父母都没什么文化,村里大喇叭那几天老喊“北京举行了八大预备会议,主席在会上作了《增党的团结,继承党的传统》的讲话······”所以就给孩起名叫“赵继统”,听着还是很有学问的觉,比他的哥哥多了。

大哥生于1949年,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自然叫起了“建国”,结果后来走了小村才知同名者不知凡几。

生于51年,当年中央人民的全权代表和西藏地方的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《中央人民和西藏地方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》(简称《十七条协议》),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,遂起名叫“赵西平”。不过在上时,经过工作人员的解劝才改成较为女化的“赵熙萍”。

作为家里的“老疙瘩”赵继统无惊无险的成着,只是他和哥哥、父亲三人间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。

时间到了1964年10月16日,一个令所有中国人,不应该说是所有华人激动万分的日,中国的第一颗爆炸成功!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垄断和讹诈,提了我国的国际地位。同日,那位批评了约瑟夫·斯大林同志、并多次访的赫鲁晓夫;那位撤销了对中国的援助计划,致使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恶化苏联终于“被退休”了,从此被迫淡政坛!

就在举国庆之际,一向任劳任怨却又异常执拗的大哥突然提要去参军,朴实木讷的父母商量了半宿,终于同意了他的请求。

吃苦耐劳的格使大哥在军队这个纪律的团里如鱼得,并信誓旦旦的要参加新组建的队,虽然最终没能如愿,但还是因为能吃苦肯力能被队特批允许其超期服役。还超期了两次,最终服役了七年,没能转成志愿兵,于1972年退伍安置在乡文化站。

不过在队期间通过关系在71年将赵继统也招队(虚报年龄),也就是说主人公从十五岁上就开始计算工龄了。也许是运气好些、也许是政策放宽了,赵继统只申请了一次超期服役后就顺利的转成了志愿兵,被分到一个很名的休所任小车司机。

他所保障的老用车不多,但是由于要写回忆录,常叫赵继统帮忙查阅资料(了)。一来二去倒让主角上了阅读与研究,特别是中国的抗日战争史和解放战争史,还有后来的抗援朝等。

们不厌其烦的给他讲解两军对垒的盛况、血横飞的场面以及惨绝人寰的场景。随着熟识的老人们一个个离世,他受到的馈赠越来越多,有红军时期的军帽、踏过草地的草鞋、没能打响的“臭儿”、来的弹片,甚至一些孤寡老人将一枚枚得雪亮的军功章也留给了他·

本章尚未读完,请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Loading...
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zhuishul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