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354章 扼杀清军反扑(2/4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树人也就必须给黄周厚葬。这样才显得大明方面是礼仪之,对国使被杀害的事极为愤慨,真是为了这事儿才跟伪清蛮夷不死不休。

一个虚岁六十五的老儿,明朝的医疗条件,就算没人杀他,也没几年好活了。现在还给孙换了一个侯爵和一份期每年数千两的抚恤金,他儿孙也就闷声发大财了。

因为这七天的耽搁,清军在抵达战区时,太行山诸险已彻底落大明之手。

如今既然被杀害了,那就给他追加礼尚书衔,追封一个侯爵,并且允许其孙世减一等袭封(也就是他儿得到的是伯爵),同时会一直照侯爵的待遇给期发抚恤钱粮。

而对面的清军,在战事重开后的七天,才刚刚动员好河北地区的军队,逐次开往西南方向补、跟明军对线。

但问题是,当时他认为井陉关也好,壶关也好,防守方应该都还没来得及形成战力——大明的队自南而来,那么短的时间,能行军到怀庆、潞州就最多了,绝对不可能行军到泽州甚至太原周边的。

豪格一开始还不服气,试图趁着明军立足未稳、山西中还是姜瓖的队刚刚接手防务,所以想打开井陉或壶关,随后渗透山西的盆地群谷、据险而守。

清军在每座关卡的攻作战中,都集中了三十门以上的重型红夷大炮,还有各自数千的双重铁札棉甲满人锐,甚至还给一些汉军旗士兵,也临时发了双重铁札棉甲——

待遇,如果是几年前,那是绝对不可能想象的。当时满人只会在需要临时攻时,从自己的族人中挑壮的士卒披挂多层重甲,执行这任务,绝不放心给汉兵最好的武甲胃。

……

黄家人对这个结果也很满意,因为历史上这时候黄周也早就被鞑杀了,如今已经是朱树人的蝴蝶效应让他多活了两三年。

清军的调度动员速度,甚至还不如明军,一看就是战前判断错了方向,把主力都压在了山东方向——

因为当时清军普遍觉得,大明方面有师之利,山东靠海,便于大范围迂回包抄,如果沿着海推,大明还能靠路海运补给。

最后让礼的人议了一待遇,黄周原本已经被冷理多年,此番使时才刚恢复到礼侍郎。

本章尚未读完,请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加上双方势力的对峙线,西段原本有黄河之险分隔,而东边没有大河,只有泰山和蒙山山区这些陆上屏障。所以直到确认姜瓖反正之前,清军的边防重始终是山东方向。

孤打不过大明还打不过你姜瓖么?所以当然要趁大明方面的接防队还没赶到的窗期、不惜代价死磕先打崩姜瓖!否则被拖住了,就再也没机会了。

豪格这么想,也不奇怪,主要是他觉得:大明一方的守要、险关能耐,他已经熟知,如果被大明好准备,严修堡垒,如今的清军还真是无解,本无法攻克敌。

形势严峻,豪格也没法坐镇北京了,只能是亲统大军,把绝大分的清军主力都凝聚成一,来迎击朱树人的北伐之师。

如今被迫走到这一步,也可以看豪格是真没办法了,满人的兵源已经捉襟见肘,再放血放去,连骑兵队人数都要凑不够了,哪里还能不放开对锐步兵的血统制。清军从九月二十二和二十四日,

被这样的心态驱使,豪格上来第一步,也就没有吝惜士卒伤亡,选择了直接攻这两座太行山险陉之中的关卡。

朱树人直接用了当年崇祯皇帝设坛亲祭洪承畴的待遇(这个待遇本没问题,已经是最礼遇了,崇祯当时是真以为洪承畴殉国了),在开封给黄周大大办。

所以,豪格要速攻,需要对付的只是姜瓖的兵。而姜瓖的兵武装备是个什么平,豪格就太清楚了,既没有重炮也缺乏火弹药。

Loading...
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zhuishul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