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9章 锱铢必较明镜gao悬(2/3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本章尚未读完,请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的就是资,就是后勤。武能没升级,能大批量普及,也是一战斗力。

中国古人之所以不愿意写类似《天工开》的书总结技术经验,重要的原因也是怕偷师。没有专利保护的环境,人们很容易敝帚自珍、有玩意儿藏着掖着最后又失传了。

“今天的账目,证明我们改用新工艺生产刺刀和柄战斧的决定,是无比正确的!虽然一开始会投较多,但最终带来的是远的好!提升技艺、总结归纳、形成常规,才能垂拱而治。”

沉树人接过张煌言递来的账本,上面显示平均74人工作71个工作日,一共是5254人天,生产刺刀650把,柄战斧150把——柄战斧比刺刀更复杂一些,用料也多,所以要9人天才能生产一把。

要不是有些词实在不适合用,沉树人都恨不得直接提“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”了。

从14天降到6天,确实步不少。

“人、天”这个单位还是沉树人走之前发明的,就是指每人每天的工作量。行更细的分工后,每个环节的人天量都要折算过来,便于科学理。

查清账目之后,沉树人很有首视察工作的屋建瓴,当着张煌言、郑成功、左雄、张名振重要指示:

众人中,唯有郑成功的地位相对超然一些,毕竟他背后有庞大的家族势力,如今来湖广官,也只是镀个金,不代表他要彻底投靠沉树人。所以他也比较敢问问题,有自己的思考。

照这个度,再有四十天左右,就能确保把1200火兵全装上近战兵了。

目前沉家军1200人的火兵,已经有800人装备了刺刀和柄斧,刚好各自占鸟铳手和斑鸠铳手三分之二的装备需求。

账目上显示的销也不少,一柄刺刀所需的钢铁、燃料等原材料成本,约是七八钱银。铁匠一个月造五把,工费平摊来值五钱,差不多是一两三钱,斧则要用到二两左右。

“沉兄,可是你这么搞,又不保密,还要‘总结成文’,好迟早会被别人学走的,甚至是主动为别人偷学提供了方便。”郑成功设地为他着想。

只不过这些一次投资砸去之后,可以换来后续的远利益,从此每造一把刺刀能比原先旧工艺节约七八钱银的人工成本。

造上一千把,科研和设备成本就收回来了,再往后生产更多,省来的就是净赚。

照原本的工法,每人近半个月能一把刀,十三四天吧。现在总用占用六个人、天的工时。”

“这两个月,咱已经生产了多少新式刺刀了?还有多少柄战斧?”沉树人回,随向陪同的张煌言问起。

为了升级工坊的设备,前期砂机这些研发也去好几百两,试造机现研发残次品还有损耗。

沉树人当然知其中的利弊,大义凛然地说:“天人保不保护奇思妙想之人

可惜,明朝的人没有听完首重要指示后鼓掌的习惯,沉树人也只能勉听几句赞过过耳瘾。

当然,这个数字并没有把引新机设备的一次固定投资算上。

张煌言如数家珍:“这里之前有五十个铁匠负责打造刀斧,剩的得打造火。最近又招募了一批,把刀匠增加到八十人,还工序分工,把鼓风烧火、铁条、叠打、淬火、研磨,分成五个环节,五批人各自专其中一

Loading...
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zhuishul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