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3章 好学之心值得鼓励(2/2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吴梅村愣了半晌,拍了拍沉树人肩膀:“卞姑娘的史鉴光,老夫虽只领教过两次,但是敢说,在当世女中堪称一

“怎么回事……如今的魁,都不会看不起卖官鬻爵了么?”吴梅村反而因此被整得稍稍有怀疑人生。

这属于典型的“沉树人的钱,办沉树人的事儿”。

吴梅村是那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型清官,国监这衙门,手上也没有捞钱的权力。

这事儿其实一年半前,沉树人就经历过了。只不过当时南直隶周边贼还不严重,革左五营当时刚刚窜到安庆、庐州,所以这项人事工作的选,也就没那么正式。

吴梅村说完后,忍不住瞟了一旁边的卞玉京,似乎还是有担心自己大的形象在小姑娘中崩塌的。

当然,该钱的地方,肯定是沉树人掏。

但卞玉京和李香君都丝毫没觉得这有什么丢人、也没不耻,神看起来始终那么澄澈,似乎真心在为沉府台找恩师办事办妥而兴。

但去年朱大典已经跟沉家就漕运改海之事斗争、被崇祯嫌弃彻底失势了。

当时龚鼎孳、朱大典等好几个人,都对这事儿说得上话。尤其是朱大典,当时作为漕运总督,还事实上兼任了凤总督的职责,对安庆、庐州等府的地方官任用,有相当的话语权,史可法当时也算是被他节制。

黄州、随州和安庆、庐州本就接壤,前者是湖广最东边的两个府,后者是南直隶最西边的两个府,就隔着大别山山嵴为界,还是不错的。

统一态度之后,吴梅村也隐晦地表示:

但今年他已经是正式的知府,很快还会得到兵备佥事。这,安私人、建设据地,就很有作空间了。至少安排一堆知县级的属,乃至守备级别的武官,已经绰绰有余。

她能如此推崇你的剖析,可见你于史学镜鉴之,已然青于蓝。继续努力,好好为国谋划,江后浪推前浪呐。”

幸好,一旁的卞玉京见事谈得顺利,也过来帮着斟茶,陪笑着恭喜:“吴山为国为民,不惜小节,真是豁达呢。”

其中细节没什么好说的,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。

圣人云有教无类,他作为国监司业,当然要鼓励向学之心!

思路打开之后,沉树人灵光一闪,结合自己对《明史》上那些南明时期比较能打的忠义之士的了解,很快秘密筛选了一份名单。

朱大典留的人事任命权力真空,也就收到了南京吏手上,南京这边直接对安庆庐州地方人事任命说了算。

至于国对监生的考评,这倒是不用,吴梅村自己松松手就行。所以郑成功也很快被评定为“学业卓异”。

去年他还只是同知时,说培植势力还有早,理论上府同知连对知县都没有绝对的理权。

琢磨清楚这些话暗藏的潜台词后,就到沉树人钦佩不已了。

此后两日,吴梅村倒也算信守承诺,顾及和沉树人的师生分,到帮着他奔走。

卞玉京毫不犹豫地直说,同时也是给了吴梅村一个台阶。

又给徐石麒送了,查阅了这些人如今的官场档桉,觉得适合提的,就由沉树人买单,把那些如今还没的基层将才、义士,渐渐往自己手中网罗。
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一章继续阅读!)

先安排到安庆府或者庐州府的缺位置上,等回了湖广,再托杨阁老和方巡抚的关系,想办法调到黄州或随州。

还是山明啊!偏偏这番话绝对是自真心,吴梅村是真欣赏学习的人,不是虚伪的趋炎附势。

沉树人搭上了能负责安排官职的南京礼侍郎徐石麒,路也就越走越宽,逐渐发现了一些新的世界。

……

因为他发现,徐石麟手上,本来就有一项常年需要安排的工作,那就是“给南直隶周边被贼侵害的地区,安排替补官员,替被害官员留的缺”。

仰慕学习,不比那些图谋黄金屋颜如玉的人,学习动机更纯正么?

如此一来,沉树人倒也发现了一条培植自己官场属势力的新渠——只要他舍得,并且确保他想拉的人才,都确有实之才,不至于误了大事、给他招罪。

吴梅村一惊,生几分考校的念,追问:“哦?你也听得懂树人所陈厘金之法的好?”

“那是自然,那日听沉公与张侍郎诘问辩驳,真是叹为观止呢。家虽然不才,却也觉得,沉公这样的大才,如能早日为朝廷所用、申其主张,大明江山肯定会更好吧。吴山今日也是共襄盛举,些许细枝末节,何足挂齿。”

“不过,朝廷授官自有成法,老夫最多只能证明郑成功向学之心。他以监生份得官,只能比照举人,仕最多是正八品。再要运作,你自去找吏的徐石麒徐侍郎,老夫只能为你引荐。”

Loading...
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zhuishul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