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952章 兄弟们赶到(1/2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过了除夕,又是新的一年。初一这天,南宁府附近的官员,少不得要过来拜见绍远,绍远和颜,便又忙了几天。

好像过了年,日就过得特别快。绍远在崇善王府和南宁府两地来回跑,一边忙着王府的工程度,一边忙着理南疆事务,时间就这么匆匆而过。

就是三月,京城已经派过来了趾府的知府等一应官员。趾官衙就设在原本的王都,绍远亲自护送趾知府等人前去,然后贴了榜文,昭告趾府的百姓。

自然,朝廷为了安抚百姓,对于趾府这边,减免一年税赋,第二年还可以减半,到第三年才正式征收。这样无疑是想让趾百姓能够休养生息,只有让百姓过好了,趾府才能安稳来。不然,百姓日都过不去了,哪里还肯听朝廷的话?

要说这位趾知府,还真是老熟人,正是当年颜他们回乡时路过那个泰宁县的知县。泰宁如今成了大齐问名的玉石产地,百姓多以玉石开采和雕琢为生,日比起以往,倒是好过了许多,泰宁知县,也因此而获益匪浅。

永康帝对这个泰宁知县很有好,所以在琢磨趾知府的人选时,就想起来了这个人。于是专门旨,将泰宁知县陈廷弼调到趾,趾知府。

陈廷弼接到旨意,也是犹豫了许久。趾这边抵偏远,民风彪悍,盗匪横行,实在不是什么好去。可是皇帝旨意已,他不去也不行,最后一咬牙,带着家眷便来到了趾。

不想刚到这边,见到趾虽然百姓穷苦,可是秩序却很好,井然有序的样,一儿也不像是才归顺朝廷的番小国。陈廷弼当就对勇亲王佩不已,能够在短短时间之,就让百姓忘记亡国之恨,而迅速的接受了大齐朝廷。这位勇亲王,倒也是名不虚传了。

陈廷弼是一个真正能够为百姓事的官,既然来到了这边,当然是要想办法带着趾百姓过上好日。这陈廷弼很是勤勉,在农事上也算有些品悟,来到趾第二天,就带着衙门里的官员,到当地去探访,看看当地百姓,都是以何为生。

趾其实是个不错的地方,由于地南方,一年四季都很温。加上森林茂密,土壤也很是沃,所以粮产也是非常不错的。只是以前的陈氏王朝还有胡氏王朝,穷兵黩武,一味的盘剥百姓,不时的动军队与邻国战。导致了大分健儿都战死沙场,大好田地无人耕

连年兵的结果,不仅是无人地,也掏空了百姓的粮仓。百姓连地的都快要拿不来了,又怎么可能不饿肚

而自从大齐占领了趾,所有被俘的将士,全都放回家乡,而且绍远还特意从大齐调拨过来一批,分给了百姓播。百姓见着日有了奔,一个个都拼了命的地过日,哪里还有心思去反抗什么朝廷啊?

陈廷弼带领府衙官吏走遍了趾各,一边统计人,一边丈量土地,一一登记册,这些且不提。只说绍远这边,三月末的时候,田弘泰、田弘嘉二人,带着景浩、景泽、景、景洪几个,来到了南宁府。

绍远见到舅舅和诸位表兄弟来到,简直兴坏了,田家儿郎的才学,绍远简直是佩服的五投地。如今有两位舅舅,四位表兄弟的帮忙,他这可就等于是如虎添翼,再也不愁着无人帮忙了。

王府那边,工程还差一些时日,没办法,绍远只好把田家众人都安顿到军营之中。好在田家众人都习惯了乡野生活,军营里虽然稍微苦了些,倒是也不是受不了。

有了田家人的帮忙,再加上朝廷派来的几个官吏,绍远边的人手,也就多少有些模样了。等到四月初,顾承仁也带着家眷从东北赶了过来,一同前来的,还有承信家的老二文安,以及顾二叔家的文山文虎两兄弟。

文安三人,都是读书识字,也都考了童生,可是去年秋的府试都没过。一听说绍远留在南疆,没人帮忙要让顾承仁过去,兄弟三个一合计,脆跟着顾承仁一起来南疆算了。他们岁数也不大,没必要跟科举考试死磕,倒是不如借着机会四走走看看,多接一些东西,比在家死读书多了。

顾承仁也觉得这提议不错,于是就同意了带上他们。不过顾承仁也时时叮嘱三个侄儿,不要仗着有个王爷夫在,就可以过来耀武扬威了。要是那样,他们还不如别去,去了也是给颜丢脸的。

文安三兄弟

本章尚未读完,请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Loading...
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zhuishul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