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三十二 九字妙策(1/2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推开巡逻的士卒,刘辩大步向前,朝着刘伯温一躬:“来的可是伯温先生?寡人这厢有礼了。”

此刻靠的近了,在士兵手中火把的照耀,依稀可以看清刘伯温的容貌,约莫七尺八寸左右的型中等偏瘦,相貌清癯,五官端正,大约三十岁上的年纪。一藏青棉袍,外面披了一件灰披风,虽然时值寒冬,手中却依然握着一把羽扇。

与诸葛亮半截黑半截白的羽扇不同,刘伯温的羽扇是全黑的。可能在这个年代,文人雅士都喜拿着一把羽扇到装x吧,即便现在是寒冬腊月仍然寸手不离,刘伯温这打扮也算是乡随俗,完完全全的了这个年代。

“呵呵……难得殿还认得基,真是让人意外。”

没想到年轻的弘农王一就认了自己,刘伯温心大好,抱扇还礼。

“先生从何来?”刘辩问了一句话之后,随即施礼,“哦……帐外寒冷,先生还是随孤营再叙。”

,众将已经休息,刘辩也不打扰他们,前面带路把刘伯温领了帅帐,命令亲兵再添上木炭,泡一壶茶,给刘伯温驱寒。

不等刘辩开,刘伯温就先介绍起了自己:“十年之前,基在皇担任殿的授业师傅,不料因言开罪先帝,被贬为庶人,逐京师,从此不能再与殿相见。一别十载,惊闻殿先登九五之尊,转又被董贼欺凌,贬为弘农王,基心中不胜愤慨,只恨无力讨贼。庆幸天无绝人之路,闻悉殿与太后逃脱董贼爪,在宛城募兵,刘基特去投奔,才知殿已挥军南,便追随而来,恰在此赶上,你我师徒终于相逢。”

没想到系统给刘伯温植的记忆竟然是自己的启蒙老师,这也算是增加了一层双保险,既然是君主的老师,想必忠诚可以保证,只要自己不是的太离经叛,刘老师就绝不会弃自己而去。

“呵呵……孤还记得当年刘师的提之恩,今日能得恩师再山辅佐,犹如文王得姜尚,祖遇房,重夺帝位,指日可待也!”

刘辩文绉绉的给刘伯温送上一帽,亲手给老师斟满茶杯,“刘师请用茶!”

“基自己来便是,不敢劳烦殿。”

对于年轻的弘农王的表现,刘伯温非常满意,虽然嘴里说不敢,但还是接过了刘辩递来的茶碗。

刘辩叹息一声,沉声:“刘师既然来了,寡人便把困境诉说与你,恩师替寡人参谋个主意。你看我止有几千新军,多是由民夫组成,未经战阵。刘表盘踞荆州不能相容,董卓每除之而后快,寡人扬州依附刘繇,岂料在此被袁术伏击,损兵折将,孤心中悲怆,正不知该如何抉择,还请恩师指一条明径?”

刘伯温摇了摇羽扇,肃声:“方才在与巡逻士卒闲聊之时,听他们说那纪灵是为了玉玺而来,可有此事?”

“正是,那纪灵声声向孤索要玉玺,却是大惑不解。”刘辩,希望刘伯温能帮自己解开疑惑。

刘伯温沉片刻,朗声:“只怕此事十有八九是李儒的借刀杀人之计,放风声,说玉玺在殿与太后手中,引得野心贼对大王不利,如此便可以不费一兵一卒除掉殿。”

“原来是这样啊,寡人明白了!”

一语惊醒梦中人,刘辩恍然顿悟,智商就是智商,不服不行!自己和甘宁、荣等大老绞尽脑也没有想个所以然来,人家刘先生只是略一沉,便解开了答案。有了老刘的辅佐,自己的争霸大业必然可以事半功倍。

刘伯温端起茶呷了一,继续说:“以基之见,大王不必去依附那刘繇,只需度过江,鼓动百姓跟随,前往秣陵县,在此扎立足,便可成就一番霸业。”

本章尚未读完,请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Loading...
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zhuishul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