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345节(1/3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此时,莽应里已经觉到了大势已去,派使者向刘綎投降,称愿意归顺,永不再犯,希望刘綎退兵。

这事儿刘綎可不了主,须得请示黔国公,实际却是找皇上决断。

朱翊钧也想速战速决,他让刘綎转达,让莽应里即可军政大权,不仅饶他不死,还会请求朝廷,给他封号,但也只是个虚职,不要妄想还能当他的国王。

莽应里本也是走投无路,归顺只是缓兵之计,没想到明廷不讲武德,这是定决心要吞并整个缅甸。

朱翊钧听完很委屈,这怎么能叫吞并,缅甸从前朝开始,就由朝廷辖治,这些年来,东吁王朝鼓动土司造反,四挑起战事,甚至在云南烧杀抢掠,以致生灵涂炭,民不聊生。

这说明东吁王朝不得人心,大明天承天以驭万方,看到这一方百姓受苦,岂能坐视不理?

撤销以前的缅甸宣司,成立全新的缅甸布政使司也是民心所向。

莽应里虽然只了一年的国王,却当了几

十年的王储,哪里肯轻易舍弃至无双的权利,要带领他余的士兵,输死抵抗。

可是他不从,缅军也受不了了,其中就有他的暗中向刘綎投降,愿意里应外合,帮助大明生擒莽应里。

然而,还没等此计划实施,有人先动手了。莽应里的堂弟对王座早就垂涎三尺,趁着莽应里困之际,发动兵变。

刘綎趁此机会,率军攻破了东吁都城固,生擒莽应里及其堂弟,还有先前那些不肯屈服的土司。

朱翊钧给过他机会,莽应里自己没抓住,那就大明的律法,谋逆罪死。

来,沐昌祚和刘綎忙着接手缅甸各地军务,朱翊钧又从云南调派包括巡抚刘世曾在的大批文官,到缅甸理政务。

缅甸地广人稀,若是在太祖皇帝里,定会认为这是蛮夷小国,阻山越海,僻在一隅,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。

但是,朱翊钧早在几年前,就看到了这片土地对于大明的重要。他苦于没有一个借远征缅甸,没想到莽应里这个蠢货,受了岳凤的蛊惑,真以为自己是什么白象王,能继承他爹的遗志,开疆拓土。

刚接到他们犯云南的消息,朱翊钧的确生气,然而在生气过后,更多的确实兴奋。

他从不是个好战之人,但这一仗,他非打不可。

朝会上,他只说调遣邓龙和刘綎驱逐贼寇,并未说他要攻缅甸,乃是不想听朝中那帮老家伙在他耳边唠叨什么“十五个不征之国”的祖训。

来的事,他面的官员理,由沐昌祚和刘世曾负责。自己带着锦衣卫和一队士兵,继续往南走。

缅甸北的百姓虽然因为期战而度日艰难,但这里至少有许多城池和农田,只要停战,农耕和经济都会逐渐恢复。

的贫穷则是因为山地较多,平原狭小,耕地不足一成。稻谷产量有限,养不活那么多人

朱翊钧来到一个叫实兑的地方。他随行带了个向导,是个祖籍云南,但生在缅甸的汉族小伙,会说汉话。小伙告诉他,此是个渔村,因为靠海,人们以打鱼为生。

这里有一座山,名为若开,作西北至东南延伸,廓狭。海岸曲折,有众多岛屿沿海罗列。

朱翊钧沿着海岸线走了好几天,忽然到达一开阔地带,于是登上附近的山坡远望。

此地坐东面西,朝向大海,一座名为兰里的海岛与海岸形成一条狭的海沟,风浪很小,地势平坦,只有他们脚这一片小山。

冯保没有来过以前也没有来过皎漂港,但他看过许多资料,知前的大海正是印度洋,港外航,港几乎没有风浪,是一自然条件非常不错的海远洋港,极开发价值。

本章尚未读完,请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Loading...
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zhuishul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