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这,算不算仁德呢?”
这么一说,好像又的确是他的功劳,没病。
冯保笑:“陛
说得极是。”
这时候,陈炬领着殷正茂、帅嘉谟从外面来。今年国库的账目已经
算完毕,结果就写在一张纸上。
陈炬上前,把这张纸递给朱翊钧。
朱翊钧一看到最后的数字,太仓银银有一千五百多万两,粮
九百余万石。
这个数据着实激动人心,这一年来,没有太大的战,军费节省了不少,各地也几乎没有天灾,连年丰收,才有了如今这个成绩。
殷正茂说:“全国多地已开始实行‘一条鞭法’,以往上缴实
改为银两。因此,今年粮
的存量增
不多。”
“无妨。”
朱翊钧觉得这个储备粮可以接受:“不过,比起宪宗时,还差一些,来年还需继续努力。”
虽说暂时还比不了宪宗,但和孝宗、武宗、世宗、穆宗比起来,朱翊钧和他的阁可真算是赚钱小能手。
不但会赚,还会省。
宪宗那是一百年前的事,以现在这个发展趋势来看,追上甚至超越,那是迟早的事。
“这一年不白,都不白
,文武官员,无论大小,俸禄一律上调。”
皇上虽然把大臣当使唤,一个个累得都没心思再娶两房妾室。但在涨工资这个问题上,皇上也一
不
糊,比他的祖宗们大方多了。
“对了,”朱翊钧you想起个事,问殷正茂,“全新的宝钞制作
展如何?”
殷正茂回:“已经快完成了,改日呈给陛
过目。”
新版大明宝钞和原来的比起来,从纸张,到图案,完全不同。不再使用桑纸,而是加
了特殊材料,并织
银线,摸起来有些
,有些
,很有韧
,不易损毁。
现在国库白银储备充足,可以用作准备金,以保证其信用,不会现一夜之间,变为废纸的
况。
太祖皇帝企图利用帝国的威信,
制推行宝钞,给官员发放俸禄、给军士发放军饷,收取税赋却只要银钱和实
,导致百姓
本不敢收这东西,大明宝钞形同虚设。
朱翊钧取教训,明年先在顺天府范围
,小规模试用。官员的俸禄、军士的军饷,一半分三份,禄米、白银和宝钞各一份。百姓缴纳赋税,可以选择白银,也可以选择宝钞,地方官必须大力宣传宝钞。
当然,光是这样,力度还不够。需要百姓切实会到了用宝钞的便利,才会主动忙着朝廷宣传。
最有说服力的理由是,“一条鞭法”虽然杜绝了地方官吏层层剥削,但白银取代实缴税,却有一个弊端,那就是火耗。
百姓缴税的都是碎银,官府收上来,需要熔化重铸为银锭,再上
国库。金属
化再重铸的过程,会有一定的折耗,这就称之为火耗。
考成法给地方官吏制定了任务,必须实收多少碎银,地方官吏也不会倒贴,这个火耗当然就要在征税的过程中,向老百姓加征。
于是,无良官吏就在其中发现了生财之,加征的“火耗”大于实际“火耗”,差额
分就归他们自己。
江南富庶之地,赋税多,一两银也就加征一二钱火耗,偏僻州县,火耗能达到三四钱。
秋天征收赋税的时候,就有不少官员向朱翊钧提过此事。这就是平白给百姓增加负担,富庶地区,一二钱也就算了,那些偏僻地区,本来就穷,还要多征四五钱的火耗,这和以前被层层盘剥有什么区别。
若是以后遇到个天灾人祸,粮收成不好,地方官吏为了考
本章尚未读完,请击
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Loading...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zhuishul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