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分卷阅读63(2/2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仔细想来,好像确实是把俞星垂调回京城, 放在本就已经是他们师兄弟地盘的官监里,是最为安全稳妥的一法。资源重叠,总好过让他们继续拓展人脉,上串联。

明白他二师兄到底是怎么到的, 反正就池宁浅薄的人生阅历来看,旁人只可能因为莫名其妙的理由讨厌他, 不可能这么众一辞地表达喜

这也是新帝如此忌惮静王的原因之一,蜀地真的太重要又太微妙了。

新帝迅速在心里想通了这一层,他负手而立,虽然心已经认可了池宁的提议,但还是要问:“你把你的师兄推荐给朕,是何居心?”

其他有守备的重要行省,也基本都有藩王或者驻军,不是谁, 只要俞星垂去了,他就有本事和对方拉上关系, 迅速成为亲密兄弟。

蜀地是静王的封地, 只想到这一层关系,就已经让新帝有些坐立不安。

但俞星垂去蜀地,这个天府之国、军事要,那就完全是另外一义了。这才是被外放的太监中真正的缺,说是去当土皇帝都一不为过。
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一章继续阅读!)

俞星垂最初的职业发展定位,就是天和帝未来的生命保障。可惜,他还没能从蜀地给履历镀完金回来,天和帝已经没有什么生命可以被保护了。

好比池宁之前去的是江左,说得好听那叫龙兴之地,也就是闻氏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时的老家,说得难听,要不是闻氏起源于此,这破地方不要说妄想成为一省了,成为一个府城都会被人嫌弃不够大气。总来说,就是穷穷的,在有朝廷的多番政策倾斜和照拂的,依旧有扶不起来的那穷。

总之,池宁推荐俞星垂接任官监掌印,不仅合合理,甚至还有屈才了。

这样的人放在哪里都让新帝有一危机

新帝以前也知俞星垂在蜀地当守备太监,可今天莫名地这么一联想, 就觉得不能再放任静王和镇南一派加联系了。不仙仙能不能回京,反正他肯定是不能再在蜀地去!

“《韩非》讲《吕氏秋》中曾总结:‘外举不避仇,举不避。’陛问臣的是,谁适合当官监的掌印,又不是问谁是臣的师兄。臣举荐俞星垂,只因他确有才,是最适合的人。臣正是以为

可……

俞星垂会武,是宦官群里少有的武力值爆表、又很难从仙气缥缈的外貌上看来的类型。扮猪吃老虎,是他最喜的事。

这和你自荐当官监的掌印,又有什么区别呢?

蜀地的守备太监一旦调回京城,都已经不是潜规则,而是明文规定,至少升半级,也就是说十二监或者其他厂司必须给俞星垂腾个地方来。他就是一尊大佛。这也是池宁的师父张太监能为二徒弟安排的最好路,照他老人家当年的战略布局,俞星垂回来后,就可以直接拿监掌印太监的位置,乃至兼任三大营的提督。

专治各不服。

池宁去江左,所代表的信号就是百分百地被发养老。

但俞星垂和池宁不同,虽然他俩都是守备太监,不同地方的守备,不仅品级不同,江湖地位也会有所不同。

Loading...
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zhuishula.net